【Python使用】嘿马python基础入门全体系教程第12篇:__init__()方法,说明:【附代码文档】

测试智商的网站 4小时前 阅读数 7443 #性能测试

本教程的知识点为: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? 1. 硬件系统: 2. 软件系统: 目标 运算符的分类 1. 算数运算符 2. 赋值运算符 3. 复合赋值运算符 判断语句和循环语句 if嵌套 1. if嵌套的格式 2. if嵌套的应用 if嵌套执行流程 容器:字符串、列表、元组、字典 字符串介绍 一. 认识字符串 1.1 字符串特征 字符串输出 容器:字符串、列表、元组、字典 列表的相关操作 1添加元素("增"append, extend, insert)1 append extend 容器:字符串、列表、元组、字典 字典的常见操作1 1查看元素1 2修改元素2 3添加元素3 函数介绍 1什么是函数1 小总结: 函数定义和调用 1定义函数1 多函数程序的基本使用流程 1. 使用全局变量 2. 使用函数的返回值、参数 3. 函数嵌套调用 函数返回值(二) 函数应用:学生管理系统 递归函数 1什么是递归函数1 2递归函数的作用2 看阶乘的规律 文件操作介绍 1什么是文件1 2文件的作用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打开文件1 面向对象编程介绍 面向对象 1. 概述 2. 生活举例 类和对象 init()方法 说明: 问题: 有参数的__init__()方法 说明: 继承介绍以及单继承 1. 现实中的继承 2. 程序中的继承 单继承: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 说明: super()的使用 问题: 知识点: 私有权限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:封装、继承、多态 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1. 类方法 2. 静态方法 总结 异常 模块 1Python中的模块1 2import2 3from…import3 注意

完整笔记资料代码:

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取哦~


全套教程部分目录:


部分文件图片:

静态方法和类方法

1. 类方法

是类对象所拥有的方法,需要用修饰器@classmethod来标识其为类方法,对于类方法,第一个参数必须是类对象,一般以cls作为第一个参数(当然可以用其他名称的变量作为其第一个参数,但是大部分人都习惯以’cls’作为第一个参数的名字,就最好用’cls’了),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去访问。

class People(object):
    country = 'china'

    #类方法,用classmethod来进行修饰
    @classmethod
    def get_country(cls):
        return cls.country

p = People()
print(p.get_country())    #可以用过实例对象引用
print(People.get_country())    #可以通过类对象引用

类方法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可以对类属性进行修改:

class People(object):
    country = 'china'

    #类方法,用classmethod来进行修饰
    @classmethod
    def get_country(cls):
        return cls.country

    @classmethod
    def set_country(cls,country):
        cls.country = country


p = People()
print(p.get_country())   #可以用过实例对象访问
print(People.get_country())    #可以通过类访问

p.set_country('japan')   

print(p.get_country())
print(People.get_country())

结果显示在用类方法对类属性修改之后,通过类对象和实例对象访问都发生了改变

2. 静态方法

需要通过修饰器@staticmethod来进行修饰,静态方法不需要多定义参数,可以通过对象和类来访问。

class People(object):
    country = 'china'

    @staticmethod
    #静态方法
    def get_country():
        return People.country


p = People()
  
  
# 通过对象访问静态方法
  
  
p.get_contry()

  
  
# 通过类访问静态方法
  
  
print(People.get_country())

总结

  1. 从类方法和实例方法以及静态方法的定义形式就可以看出来,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类对象cls,那么通过cls引用的必定是类对象的属性和方法;
  2. 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实例对象self,那么通过self引用的可能是类属性、也有可能是实例属性(这个需要具体分析),不过在存在相同名称的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情况下,实例属性优先级更高。
  3. 静态方法中不需要额外定义参数,因此在静态方法中引用类属性的话,必须通过类实例对象来引用

异常

<1>异常简介1>

看如下示例:

print '-----test--1---'
    open('123.txt','r')
    print '-----test--2---'

运行结果:

说明:

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123.txt,当找不到123.txt 文件时,就会抛出给我们一个IOError类型的错误,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:123.txt (没有123.txt这样的文件或目录)

异常:

当Python检测到一个错误时,解释器就无法继续执行了,反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提示,这就是所谓的"异常"

案例剖析

<1>捕获异常 try…except…1>

语法

try:
    可能发生错误的代码
except 异常类型:
    如果出现异常执行的代码

看如下示例:

try:
    print('-----test--1---')
    open('123.txt','r')
    print('-----test--2---')
except IOError:
    pass

运行结果:

说明:

  • 此程序看不到任何错误,因为用except 捕获到了IOError异常,并添加了处理的方法
  • pass 表示实现了相应的实现,但什么也不做;如果把pass改为print语句,那么就会输出其他信息

小总结:

  • 把可能出现问题的代码,放在try中
  • 把处理异常的代码,放在except中

<2> except捕获多个异常2>

看如下示例:

try:
    print num
except IOError:
    print('产生错误了')

运行结果如下:

想一想:

上例程序,已经使用except来捕获异常了,为什么还会看到错误的信息提示?

答:

except捕获的错误类型是IOError,而此时程序产生的异常为 NameError ,所以except没有生效

修改后的代码为:

try:
    print num
except NameError:
    print('产生错误了')

运行结果如下:

实际开发中,捕获多个异常的方式,如下:

  
  
#coding=utf-8
  
  
try:
    print('-----test--1---')
    open('123.txt','r') # 如果123.txt文件不存在,那么会产生 IOError 异常
    print('-----test--2---')
    print(num)# 如果num变量没有定义,那么会产生 NameError 异常

except (IOError,NameError): 
    #如果想通过一次except捕获到多个异常可以用一个元组的方式

注意:

  • 当捕获多个异常时,可以把要捕获的异常的名字,放到except 后,并使用元组的方式仅进行存储

<3>获取异常的信息描述3>

<4>捕获所有异常4>

<5> else5>

咱们应该对else并不陌生,在if中,它的作用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的实行;同样在try…except…中也是如此,即如果没有捕获到异常,那么就执行else中的事情

try:
    num = 100
    print num
except NameError as errorMsg:
    print('产生错误了:%s'%errorMsg)
else:
    print('没有捕获到异常,真高兴')

运行结果如下:

<6> try…finally…6>

try…finally…语句用来表达这样的情况:

在程序中,如果一个段代码必须要执行,即无论异常是否产生都要执行,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finally。 比如文件关闭,释放锁,把数据库连接返还给连接池等

demo:

import time
try:
    f = open('test.txt')
    try:
        while True:
            content = f.readline()
            if len(content) == 0:
                break
            time.sleep(2)
            print(content)
    except:
        #如果在读取文件的过程中,产生了异常,那么就会捕获到
        #比如 按下了 ctrl+c
        pass
    finally:
        f.close()
        print('关闭文件')
except:
    print("没有这个文件")

说明:

test.txt文件中每一行数据打印,但是我有意在每打印一行之前用time.sleep方法暂停2秒钟。这样做的原因是让程序运行得慢一些。在程序运行的时候,按Ctrl+c中断(取消)程序。

我们可以观察到KeyboardInterrupt异常被触发,程序退出。但是在程序退出之前,finally从句仍然被执行,把文件关闭。

异常的传递

1. try嵌套中

import time
try:
    f = open('test.txt')
    try:
        while True:
            content = f.readline()
            if len(content) == 0:
                break
            time.sleep(2)
            print(content)
    finally:
        f.close()
        print('关闭文件')
except:
    print("没有这个文件")

运行结果:

In [26]: import time
    ...: try:
    ...:     f = open('test.txt')
    ...:     try:
    ...:         while True:
    ...:             content = f.readline()
    ...:             if len(content) == 0:
    ...:                 break
    ...:             time.sleep(2)
    ...:             print(content)
    ...:     finally:
    ...:         f.close()
    ...:         print('关闭文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热门